青銅鼎廠家講述銅鼎的起源
銅鼎在我國一直都有很重要的地位,從一開始的盛煮食器到后來權力的象征經過了數次的演變。到了銅鼎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應用廣泛,成為了公司信譽和能力的標志。公司開業(yè)、企業(yè)上市時都會選擇去青銅鼎廠家制作一尊銅鼎放在公司。
司母戊鼎器形龐大渾厚,是中國目前已發(fā)現的最重的青銅器,其腹部鑄有"司(后)母戊"3字;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。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,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后再裝范澆鑄的。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,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,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。經測定,司母戊鼎含銅84.77%、錫11.64%、鉛27.9%,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。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(yè)的生產規(guī)模和技術水平。
鼎在古代還有一種功能,那就是權力的象征,這些東西比如夏禹王鑄造的九鼎,那就是國家的象征,九鼎的擁有者那就是天下的公主,夏商周三朝都將九鼎視為國家的象征,權力的象征,擁有九鼎就代表著擁有國家。
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,以象征九州,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,讓人們警惕,防止被其傷害。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,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(fā)展為傳國重器。歷商至周,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“定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