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拍賣行上的青銅鼎價格
在西周時期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、樂器、兵器、等用途,西周時期也是青銅器發(fā)展重要時期,那一時期涌現出大量青銅器物,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青銅鼎,具有典型的獸面紋、龍紋、回字紋等,青銅綠銹自然氧化,由表及里,而非人為腐蝕性作銹,近年來大拍賣行青銅鼎價格持續(xù)上漲,2016年度據統(tǒng)計,1000萬以上的有5件、500-1000萬的4件、100-500萬的有30件之多,因此,投資青銅器也是時下比較好的投資品種。
2013年9月17日,紐約蘇富比亞洲藝術周以“禮器煌煌——朱利思·艾伯哈特收藏主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拍”揭幕,拍品全數拍出,總成交額達1680萬美元(合1.03億人民幣),多倍超越拍前估價(350萬至530萬美元),是繼2007年后,現跡拍場最主要的中國古代青銅器拍賣。而本拍賣之最高成交價拍品為青銅盛食器《作寶彝簋》,制于西周早期,公元前十一至前十世紀,是中國青銅器其中一項最高成交價拍賣紀錄之一青銅鼎部分拍賣。
青銅鼎是由紅銅和錫等金屬鑄造而成的,其硬度很高,雖然久埋地下依然保存完好。挖掘出來的青銅器表面有一種綠色,這種綠色不是青銅器本身的顏色,這是一種銹。青銅器本身的顏色應該是金燦燦的黃色。
鼎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。中國最早一統(tǒng)天下的權力的觀念就與鼎的誕生有直接關系。出自東周早期,春秋時的鼎。鼎身上帶有蟠螭紋,開口大,鼎比較高,往外撇著雙耳,都是春秋鼎的典型造型。如果刻有金文則價值較高。
青銅鼎的定名源于青銅器銘文的自銘,是鼎的象形字。當然青銅器銘文中對鼎的自銘并不止一種,學者們普遍認為各種自銘是對鼎各種專有用途的不同叫法 ,有的還可能是當地方言不同造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