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格紋銅鼎歷史傳承的文化
在我國人們一說到銅鼎首先就是一種敬畏,在我國歷史文化中,鼎被賦予了一種神圣而又神秘的禮器,說道鼎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言九鼎、鼎力相助、大名鼎鼎、鼎立中原等等,縱觀這些成語好像都是與權力、地位、身份相關聯(lián),因此在我國銅鼎也是歷史上珍貴的文化遺產。
今天為您介紹的方格紋銅鼎是在1975年出土于偃師二里頭遺址,這件方格紋銅鼎總高20公分,口內直徑15.3公分,底徑10公分,這件銅鼎口沿上有兩個半環(huán)狀耳,腹部以不規(guī)則的方格紋飾而聞名,這件青銅鼎被譽為華夏第一鼎,是已知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炊具。
在我國歷史上銅鼎經過歲月的流逝其作用也在發(fā)生著改變,其實最初的時候只是用來烹飪食物的工具,這個時候的銅鼎多是三足圓鼎,鼎腹裝有食物,在三足中間加上篝火,這樣達到把食物加工成熟的作用,青銅器銅鼎作為炊具的使用,也是見證著人們從生食到吃熟食,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生活,也是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。
青銅器銅鼎也是我們熟悉的禮器之一,在歷史上就有大禹鑄九鼎象征天下九州,從此銅鼎就從最初烹飪食物的工具演變成權利地位的象征,更是蛻變?yōu)榧漓肷耢`的禮器,具有在祭祀中通達祖先神靈佑護的神秘意義,從大禹就把九鼎譽為傳國重器,到了西周時期銅鼎的使用還有這嚴格的制度,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:天子九鼎,諸侯七鼎,大夫五鼎,元士三鼎或一鼎?!?/span>
銅鼎見證了人文歷史的發(fā)展,也傳承了我國歷史文化的載體,青銅器銅鼎也因此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珍貴的歷史文物,其代表的文化價值是無價的,我們通過這件方格紋銅鼎也見證了我國古代青銅文化的發(fā)展,其價值和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其他文物。